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其他热水器比较,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。那如何衡量它的节能效果?有没有一个参数标准?如果有,那我们又该如何认知这一参数标准?我想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选择这种节能产品时,油然而生的困惑。要想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,我们就要很理性的解读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能效系数COP值这一概念。何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能效系数COP值?

谈到COP概念时,我们很容易联想到EER,其实,这两个概念都是热泵的能效系数的英文缩写。不同的是EER代表的是热泵的制冷能效系数,英文全称为:energy efficiency ration,它的计算方法为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制冷量(W或Btu/h)与输入功率(W)之间的比率;COP 代表的是热泵的制热能效系数,英文全称为: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,它的计算方法为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制热量(W)与输入功率(W)之间的比率。由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制热水设备,所以在此我们只重点讨论制热能效系数COP。
在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市场上,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同品牌,COP值参数都不一样,有时甚至会发现,一家标的比一家高,好像唯恐落后,你说的的COP值是8,他说他的COP值是10;按照这样理解,如果加热同样的热水,当电热水器电费为10元时,那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费用最多只有1.25元。果真如此节能?
据热泵行业专家介绍,衡量一个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好坏,只需在零下5摄氏度的时候,看产品能效比能否达到2.5,目前很多产品广告宣传能效比达到了8或者10,都是不科学的,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目前一般产品能效比在4左右(全年均值),那些吹嘘的数据都是产品在外界温度为30摄氏度甚至更高的时候测算的结果,是不准确的;没有实验室的“手工作坊”,只能信口开河。
其实,只要我们明白空气能热泵热水器能效系数COP值的计算方法及制约因素就,就很容易发现他的COP值不管是8、还是10,绝对都是虚假的,没有科学依据。通过上面内容,我们知道COP=制热量(W)/输入功率(W),而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。由此可知,制约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能效系数COP值大小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机组运行的环境状况;二是机组本身各要件的品质性能。
对于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机组运行的环境状况来说:同一机组COP值在不同的工况条件是一个变量,当外界气温高时COP值高,当要求加热水温温差小时COP值高,同时环境湿度会影响热泵除霜性能,最终也会影响COP值,所以离开环境温度、湿度及初始温度谈COP值,都是没有意义的。
对于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机组内部要件品质来说:蒸发器、冷凝器、截流装置、压缩机性能及工质携热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能效系数COP值。如果要提高能效系数COP值,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;同时这也是用户在选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时,必须要向厂家或商家了解的内容。
单从效率来说,肯定空调高于电暖器,好的空调的COP在-6度时可达2,既1度电可产生2度电的热量,但气温越低,COP也越低,-17度时为1.2左右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小型空调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北方地区采暖,但需要有辅助电加热才能满足需要,辅助电加热与电暖器一样,1度电只能产生1度电的热量。
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各种环境下COP(能效比)和产水量
什么是空气能热泵热水器COP值?
标准工况下:
水温从15度加热到55度,测得耗电量记为W;
水温从15度加热到55度,所需时间记为t;
水箱实测净容量记为L;
则水的得热量为:
Q = C*L*△T
热水器平均制热能力为:
q = Q/t
热水器平均消耗功率为:
P = W/t
标准工况实测COP为:
COP = q/P = C*L*△T/W